中国二手车出口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但仍将处在“幼稚期”,而中国二手车存量(公里数超过10万的就有2亿辆之多)和增量(每年新增近2000万辆)来看,二手车出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间皆知。而从既往的几年出口增量,减过新车以二手名义出口之后,仍处在10万辆以内,这与美日韩每年500万辆的二手车出口,还相差甚远。
之前,我们多次讨论和总结过中国真正二手车出口缺乏比较优势,国际市场普遍接受差的原因在此不赘述,今天有必要就“幼稚产业政策扶持”进行讨论:
1、制度成本。
这也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许可证管理制度”、“检测制度”、“备案制度”、“出口规范”等等,都是增加二手车出口的时间和制度成本。但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应用,更多是“想当然”,更多的不是便利出口,而是便于管理。
2、产业政策。
中国二手车出口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
(1)减少“限制”,进一步减少没有实质性的环节,例如“检测、转移待出口登记”,甚至不用申领许可证。
(2)二手车出口实质性的避免了“报废”环节,直接把报废补贴前置到二手车出口。
(3)制定二手车出口“国际物流补贴”。
(4)退税进一步简化和前置。
(5)针对二手车出口金融政策性支持。
(6)出台二手车到国际市场租赁政策。
2025“49人”股东“出口汽车”方案已全面启动:
①新车(乘用、商用、专用、特种)授权出口或改装授权出口;
②商用二手车整备与再制造出口;
③“以旧换新”二手车出口;
④出口汽车质保售后服务合作(元征);
⑤出口汽车服务一体化中心(出口汽车.梦工场);
⑥二手车出口拍卖平台;
⑦新车暨二手车转口贸易;
⑧摩托车、三轮车、工程机械、零部件等出口;
⑨复制3-5个“49人”股东主体。
年关将至,欢迎大家在春节期间,多思考并给我更多意见与建议,并积极推举身边有长期主义和出口汽车比较优势的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