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49人”股东(第二届)大会的主题就是“为自由而出海”之后,更多人私信问我,这其中有什么“味”?对此,大家先看看下面一段似乎有道理的话:
历史已经表明,一个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并没有解决这个国家自身所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相反,它推高了这个国家从中国以及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价格。因为最终关税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支付,它必然导致了消费者支付价格的上升,用户成本在提高,物价上涨导致了通货膨胀。
这段前半句,也就是“相反”之前,说的没什么毛病。但之后的话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可替代性“其本身就是一种“降成本”途径。另外,加征的关税当然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总体成本没有增加!这怎么会必然导致通胀呢?!
再看看下面的新闻:2024年1-10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超过50%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宋英杰:将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
政策的导向很明确,但这是看得见的手在做调控,是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不完全是市场自我调控的结果。对于二手车是否鼓励报废,还是鼓励出口呢?显然更鼓励出口,但从出口数据来看非常不理想,没有“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的效果明显,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
从长期来看,这个办法也是很难长期有效的,必须要看长期的情况,把保费补贴“前置”到“二手车出口”,这个肯定有效。因为二手车出口难,还是三个问题:一是新车国际化品牌锚定没形成;二是中国二手车贵;三是老百姓普遍收入低。
基于以上,大概能对我提出“为自由而出海”有一些概念了,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驱动”,而希望实现自由,需要不断突破“边界”,创造财富,而创造财富最快和最直接的当然是“外部获得”。
另外,也充分认识到国际市场的“需求与挑战”,等别人赐予或跪求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船”,并勇敢的“上船”,和船上的人一起乘风破浪,也许自由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