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家中国企业在迪拜销售中国汽车,单车毛利低至200美金,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呢?这可能与政府工作报告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关!
但如何“综合整治”呢?如何破解迪拜的情况呢?在官方未出台综合整治前,我想说在迪拜的中国企业,是不是提前有一些预判呢?或者主动想办法来破解呢?我有一些不成熟思路与意见分享:
1、迪拜是世界自由贸易港,起区位优势和经济政策等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如其中国企业“自己卷”,不如看看通过市场的方法来形成“分工、合作”,形成另一种“集群”,如在迪拜深耕太久的印度人“板板手腕”,合力把他们“替代或踢出局”!!
按照2024迪拜中国汽车总出口量20万辆,500家中国公司来平均,每家400辆的全年总量,单台200美金毛利,全年每家公司不到10万美金的毛收入,怎能覆盖了在迪拜的成本呢?!
2、迪拜转口贸易比较发达,不一定死死盯着中国汽车到此销售与转口,要形成合力到欧美日韩来“采购”转售,先把“印度牌”替代了,也就是占据了汽车进出口链条中的一环,随时可以切换固有的路径,为未来重回中国汽车出口搭建好基础。
最近从迪拜来找我的中国人比较多,但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在当下赚不到钱,又无法坚持长期主义,最终也可能是别人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