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人”股东2025上海会议成果就是要落实“49人”股东“出口汽车”内部实现“供应链协同”,为此,我(王绪明)一直在落实落地“供应链协同”,并再一次在股东群里“@所有人”在副董事长何德利的牵头下,尽快落实推进。
关于出口汽车“供应链协同”,这是出口汽车业务一个关键且必须要具有的系统性基础性“条件”。出口汽车供应链的协同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以下是关键步骤和策略:
一、供应链规划与设计:
1、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市场分析和历史数据预测需求,确保相对稳定的车源匹配。关于车源供应,除了创新供给外,还需要细分与优化供给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与供应周期等系列问题。
2、供应网络设计:优化供应链网络渠道,包括车辆采购、整备、检测、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二、供应商管理与协同:
1、供应商选择: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细分供应商),确保质量和交货时间。
2、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新车授权出口与二手车市场),确保供应链稳定。
三、采购管理与协同:
1、采购计划: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避免过剩或短缺(做好市场预测)。车源信息收集与订单采购“双向奔赴”,特别是金融储备。
2、采供周期控制:不断优化采供方案与标准化协同,实时监控优化采供流转周期,减少资金占用。订单与采购、财务的无缝协同。
四、与物流与运输协同:
1、运输方式选择:根据成本和时效选择海运、空运或陆运。提前确定稳定合作的物流服务商,并细分和做好信用评价。
2、物流跟踪与安全:利用定位技术实时跟踪货物,并做好不可控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确保运输过程与结果在预期内。
五、关键信息共享与协同:
1、信息系统:使用ERP、SCM等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协同效率。
2、数据标准化:统一数据标准,确保各方信息一致。
六、风险管理与协同:
1、风险识别:识别潜在风险,如政治、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以及客户自身风险(包括车源供应、出口服务、客户付款等)。例如,贸易战项下的“加税”或“限制性措施”。
2、应急预案:最对不同类型风险制定应急计划,确保供应链在中断时能快速处置,将损失控制在最少范围内。另外,尽可能引入各类保险与第三方担保。
七、合规与认证的协同:
1、合法落地:确保符合出口国的法规和标准,提前做好目的地国调研与提醒客户。
2、认证储备:获取必要的认证,如ISO、TS16949等,特别是主流车型与市场的“准入认证”等,提升市场竞争力。
八、客户关系协同:
1、客户需求消化: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供应链策略。
2、售后服务:建立与完善质保售后体系(如目前搭建的“第三方服务落地方案”),提升客户体验与给客户使用可预期保障。
九、 技术支持与创新协同:
1、技术应用: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与主机厂品牌商实现“车机协同”。
2、持续创新:奖励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十、绩效评价与改进协同:
1、绩效评价:让合作各方一起定期评价供应链绩效,识别问题与制定改进方案并落实到位。
2、持续改进:尽可能形成流程标准化,再根据客户需求分类个性化,定期评价结果优化流程,提升整体效率。
总结:出口汽车供应链的协同需要各方紧密合作,通过信息共享、风险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供应链高效、灵活,并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以上内容,我将在3月27-29日“川渝行”的29日上午“成都”会议上重点分享,欢迎大家花500元,报名预约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