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新车暨二手车出口业务,各地国有企业相继都介入了,在试点时代,有的国企拿到了“试点”,但始终开展不了业务,有的试点业务开展的比较多,但问题也出的多,尤其是“规则没形成”,最终如何界定是否违规和违法,都出现了较大分歧。本人也参与了一些国企二手车出口业务的设计和问题的处理,总是觉得很不舒展,有必要公开谈几点看法:
首先,国企从事出口汽车对于汽车出口来说应该肯定,但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拿进口汽车权完全不同,那时候,只要拿到配额就赚钱,因为中国市场需求来源“单一”,很长时间内都是“供不应求”,具有绝对的“定价权”,但现在呢?不说大家也知道。
然而,对于汽车出口来讲,国际市场的把控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而且价格变化也是非常的不可控。这对于“集体决策”的国有企业来说,适应市场变化的,就很难跟上了。这也就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的缘故。
其次,国有企业参与出口汽车的优势在于,具有“资金优势”,而出口汽车是大宗贸易,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和必要,而从事贸易型企业普遍银行融资困难和相当的不灵活,利用民间资本成本也非常高。为此,国有企业仅凭这一点,就是绝对的优势。
然而,国企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资金),自己独立去海外开发市场和独立从事国际贸易,对于出口汽车来讲也是非常困难的,而是要围绕自己形成一个“出口汽车平台”,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广泛需求与民营企业合作,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具体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我们对自己辅导的多家国有出口汽车企业,都给出了“红线”和“底线”,而且也设定了“安全线”,从实践运行来看,都是切实可行和合法合规。但也告诉大家,普通的律师和理论性专家,这是完成不了的,实践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非常多。
最后,我也明确的告诉大家,国有企业参与出口汽车除了“自营”业务外,还是要和民营企业合作,除了“垫税”外,参与我们发起的“集采”,这是国有企业做好做大出口汽车的“最优解”,目前来说,没有更好的方案。欢迎全国各地国有企业一起来合作,我们“手把手”教你如何“合规”和“合法”与民营企业合作出口企业,各自发挥比较优势。
我是王绪明,请一起讨论探索更多出口汽车合作办法,更快更省更简单出口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