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各国在不断地调整“新车”进口政策,主要有几方面的考虑:
超过3万美金的全部只是通过中亚“灰清”,最终都到了真正消费者即俄罗斯;而“买卖”都有多重选择,这是中亚政策适应性变化竞争的关键。
另外,品牌厂商与中亚经销商集团也有一些共识:共同抵御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商,来稳定其价格体系和供需平衡。
以上是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到中亚会不断减少必然。然而中亚大量消费者对真正二手车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尤其是中国新车在中亚的数量增加和稳定使用,让更多买不去新车的对中国二手车有了信心。这对于二手车商和二手车出口商来说,这是非常利好的机会。
西安已经有多位二手车商,在中亚从事真正二手车出口和零售,并且已经获得丰厚的利润。他们通常只有“2个人”,一个人主内“国内收购”及出口,一个人驻外负责零售。每月稳定在10-15台车,周转资金不到200万元,但利润每台车都超过1万元。
以上不是个例,这些不参与卷新车,也根本不需要“金融杠杆”和“团队”,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