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以来,各地二手车出口备案企业(包含原试点企业)的新车暨二手车出口业务正迈向两个层级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而且越来越明显,这是符合出口汽车贸易的市场基本规律的表征。
出口汽车是大宗国际贸易,买卖双方最看重的是交易安全(全面履约能力),这就决定了多数已经备案二手车出口企业无法持续或者称是伪命题。为什么呢?
1、不论是新车暨二手车出口,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商来说,多数都是探索阶段,少数品牌商出口也只是一些特定区域。对于二手车出口及出口商来说,目前仍以新车出口为主,真正的二手车出口占比还不到30%,而且未来3-5年内,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有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也已经成为定局。
2、出口汽车和其他商品一样,规模成本递减也是常态。既往因为信息不对称给了一些出口商机会,但这种窗口期是非常狭小的,不论是个人买家还是经销商,还是卖家都很快呈现到市场上,彼此了解和结合也是大概率事件。基于此,大家应该清楚了“买家”选择什么样的“卖家”,也当然会选择安全可靠的较有实力的“卖家”,这是不难理解的。
基于以上情况,各地大规模备案二手车出口企业也会在下一个周期来临之前(大概率是2025年3-6月,绝大多数都将不在申请备案),提前结束出口汽车业务也是注定的。为此,我(王绪明)也在放开二手车出口前就已经预料的结果,也针对这个结果发起“49人”股东及“签约出口汽车经理人”项目,其实就是来解决一些人有能力出口汽车和减少试错成本,保证在这个较短的周期下能存续(不至于被‘团队’耗尽)和有机会依托平台参与到一些小众赛道(“49人”股东划分的“五个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