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总量官方给出的数字比2023年增长的不少并超过了40多万,而这里面新车以二手名义出口仍占主要部分,目的国排名前十就占据90%。
从以上数据分布来看,中亚及俄罗斯等区域仍占到65%以上,而该区域将在2025年迎来非常不利于“新车以二手车出口”政策(主要是税费提高外,准入提高及流程更为“复杂”),且随着欧亚联盟外,欧美日韩也将“高歌猛进”,预计2025出口到该区域将“断崖式”下降。
另外,2025新车以二手名义出口将会偶发少量,主要还是新车授权出口(包括定制化改装授权出口),这样以来2025不论是真正二手车出口或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的总量很有可能下降到20万辆以内。依据这个数字,每月不到2万台,而出口企业按照3000家,每家每月都是个位数,能维持吗?!
针对当前情况,二手车出口企业要抓紧思考以下问题与应对改变:
1、FOB、CIF都没机会了,难道真的只能“送货上门”和“沿街叫卖”吗?更多企业已经在出口目的地“包清关”且全部利润也就不到700-800美金,因为新车在2025会继续降价,“蝴蝶效应”可比“运输”快了上千倍,稍不注意亏钱是大概率的;
2、是不是考虑优化一下自己,比如减到一切可能的员工(自身不能创造价值养活自己),搬出“高大上”的办公室,和大家“挤一挤”,一起合作与集群起来;
3、必须要向出口汽车“链主”靠拢,创新供给和主动接受并向用户推荐“第三方售后保障”,风浪越大鱼越贵,但不确定性越大可在出口汽车上,就是更会亏钱。
总之,二手车出口公司全国平均每月个位数,这样的利润是能熬下去?再加上真正二手车又不能退税。是不是一定到“交不起房租和拖欠员工工资”才改变呢?这样真的会很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