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有一些新车以二手名义出口商即平行出口商,就开始研究一些燃油车通过小型改装厂“过票出口”(车源开据增值专业发票给改装厂,改装厂自己申请许可证出口,鲜有品牌商授权,主要目的是避免燃油车上牌及缴纳购置税),或者改装厂“授权”出口贸易商出口(申领新车出口许可证,临时授权或一年一授权)。
以上情况曾经被官方高度关注,还出现过一些车辆“被查”但最终都出口了。对以上问题,我(王绪明)专门从法律和实践多方面分析过“利害”与是否“合规”等问题。
今天要说的核心是这些中小改装厂以上做法将会被终结,终结的原因不是“是否合规”,而在于品牌商的“觉醒”主动做出的渠道管控,避免新的“同质化”后的自相残杀,特别是主机厂开始真正的面对新车出口做细分,大致分为三类:
1、整车自己直接出口,主要针对海外有授权经销商,这是固有的、也是主机厂品牌商通常的做法。
2、对于一些国家或区域,主机厂品牌海外授权还不具备成熟条件,但有国内贸易商有一些批量需要的,主机厂品牌商直接授权贸易商相对区域的出口经销权,这类做法在多数主机厂都有。
3、授权改装厂改装出口,这是主机厂为了适用一些个性或定制化出口需要,但更多国内中小改装厂都没有主机厂品牌商授权改装出口,而是一些国内授权4S店为了消化库存,给改装厂开据增值专票,品牌商有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是凑活到现在。
2024年到2025年初,主流主机厂品牌商都基于海外市场渠道管控需要,一方面限制国内授权4S店开增票,主要考核以上牌交保险等来控制,一方面开启对“自有”改装厂或大型改装厂,开启授权改装出口。
对主机厂品牌商以上做法,当然有我的意见,因为我提出的意见被采纳的原因是“合法且合乎市场”,是“主动梳理”而不是“被动限制”。
“49人”股东“出口汽车”主体平行出口集团,能拿到主机厂品牌商授权改装改装再出口,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我们将陆续在与国内主流主机厂再谈授权出口或授权改装厂改装出口的合作。不再是“偷偷摸摸”或“擦边球”,而是要合规合法的出口的同时,还能与主机厂海外授权不重叠,最为关键的是还有售后质保,在市场保护与客户体验都能达到与主机厂的“目标与目的”一致。
3月27-29日,“川渝行”我将进一步分享“改装出口”的系列问题与风险,这也必然终结中小改装厂固有的“无授权”的做法。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要保持一些容忍或宽恕,市场会让他们“自生自灭”,管的太多或许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