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客户不守信用。
客户收到车,可能与自己预判有差距,多数都想找一些问题,不愿意支付部分或全部尾款。主要表现我“重新议价”,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拿到货后,再也置之不理。客户知道跨境追责和诉讼成本比较高,往往会选择自己倒霉了之。
2、新车降价客户要求降价。
国际贸易存在较长周期,在这个周期里市场会发生很多情况,其中价格变动非常常见,而降价消息传播可能是瞬间的,客户再未收到货付完款,收到了降价消息,客户若是终端客户损失可能不是太多,若是经销商客户,往往就麻烦了。为此,不得不为了减少自身风险而选择放弃信用。当然,这是市场原因,也是你给了客户机会。
3、不可抗力。
在逆全球化加剧之际,不能按照既往的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去判断交易安全条款,例如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美国及欧盟对中国汽车临时性加关税,都会直接导致客户“弃单”或“违约”,因为继续履行他损失会更多或者根本就无法再履行等。
还有很多类型与情况,我(王绪明)正在收集整理,将会在3月27-29“川渝行”中给大家分享【问题与解决办法,利润过低,风险不可控,宁可选择放弃,千万别加杠杆,让自己损失惨重,是大概率的事】,欢迎报名(也许花500元人民币,就为你避免5000美金的直接损失),致电400-002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