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发起成立“49人”股东“出口汽车”主体(西安平行出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平行出口集团),我(王绪明)始终坚持的是“龟步”(走走停停,边走边学边卖),摒弃“蛙跳”(尤其是处在“井底”的娃,始终跳不出井口,其原由是每一次行动都无法形成“积累”,还成为下一次行动的“障碍”)。对此,我分享一下几点“体会”:
1、中国汽车出口是“新鲜事”,二手车出口更是如此。
对于缺乏对中国汽车有“认知或体验”的国际市场,尤其是习惯了“欧美日韩”的汽车消费的“世界中产”,他们并不会有耐心“试错”(即便不是试错),况且他们还一直处在“傲慢与自由”的“优越感里”,这就需要出口汽车人要“站在全球看中国”和“站在中国看全球”之后,去“少试错”、去“慢热”、去坚持与自我适应与调整,“急不得”,这毕竟试一次“逆流而上”。
2、中国汽车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毋庸置疑的,必须要一大批人花大力气去做。
汽车作为消费性商品和生产型工具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和标配(最为看得见的普遍性最求目标),是当下及未来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支柱,中国更不例外。这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去坚持做,尤其是面对“逆全球化”浪潮,更要“迂回”前进,不能一气呵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3、中国汽车出口需要遵循市场规律,
有部分人先达成共识,去探索一些新的渠道与路径,并非一起去“蛙跳”,要走上大致正确的路,需要有“分工与合作”意愿,有形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聚焦”,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综上是我对中国出口汽车的“概括性”认知总结,但要让部分人先达成“共识”,是我发起“49人”股东的“龟步”式行动方案,这也是我为何不针对任何一家企业或个人“游说”让“加入”,明规则公开呈现,认同和遵守者,可能被准入。另外,我也并非“申请加入都会被准入”,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也在做价值判断和“是非”取舍。
面对2025,对于更多出口汽车人来说,除了焦虑或不知所措之外,大家要保持定力,保持学习和合作姿势,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在2025年2月21日上海举办全球性出口汽车“项目合作洽谈会”和出口汽车培训班的原因,并且用最少最小“门槛”尽可能让更多有长期主义的有机会参与进来,来形成“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来破局中国汽车出口的“多重壁垒”。